一是坚持“挖掘存量”与“培育增量”融合,完善公共教育服务体系。立足义务教育和高中教育“挖掘存量”,深化课程课堂改革,全面推行全面育人导师制,建立现代学校制度,促进小中高各学段有机融合,追求素质教育和升水考试水平有机统一,培养与新时代发展建设需要相适应的新型人才。围绕学前教育和高等教育“培育增量”,进一步完善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认定和扶持办法,鼓励多种形式办园,年内新增3所公办幼儿园,满足“幼有所育”需求;积极引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,全力推进高校、研究院引进项目,积极联系国家“双一流”高校,增强全年龄段教育资源基础配置。
二是坚持“政、产、学、研”融合,搭建人才“集聚-成长”服务平台。丰富和健全区域人才结构,以就业为导向,以服务新动能产业、高端制造业等重点产业、骨干企业为目标,深化校企融合,健全德技并修、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,切实提高职业教育质量;与英国南泰恩赛德学院、烟台机场开展深层合作,促进中职向高职提档升级。加快教育产业培养,鼓励国际教育和民办教育健康发展,出台扶持意见,在规划、经费、基础设施配套、人才引进方面加大政策优惠力度。建立产教联动机制,加强职业学校、高校、研究院所和企业之间的联系,加快科技成果转化,更好地服务全区经济社会发展。
三是坚持“课程改革”与“岗位建功”融合,提升教工队伍服务能力。深化课程教学改革,优化课程体系,提高课程实施与管理水平,打造学科建设示范基地。落实《山东省中小学教学基本规范》,充分发挥教学质量检测在课程和课堂教学改革中的导向作用,推动教学评价数据化、科学化。做好“互联网+教学”改革,保证年内“一师一优课、一课一名师”试点校占比超过50%。坚持“教师第一”的思想,关怀教师的终身发展,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平台和激励,使每个教师岗位都成为展示开发区教育能力的舞台和闪光点。
(开发区教育体育局 赵怡冰)